潜江全力打造千亿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时间: 2025-03-23 14:35:13 |   作者: 化工原料

  潜江,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富矿好水底子靓”。凭借资源禀赋,上世纪7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产业一度占到潜江经济体量的60%以上。

  以国家级高新区为载体,潜江拥有经开区、江汉盐化工业园2个省级合规化工园区,形成了以石油化学工业、盐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化工产业体系。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打造现代化工及能源万亿级支柱产业,在资源约束趋紧以及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潜江化工产业如何再创新优势?

  潜江提出,坚持优势做优,以延链补链为抓手,加快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全力打造千亿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阳春三月,在潜江经济开发区,中能新型化工高端材料一期年产13万吨顺酐项目现场,现代化的装置宛若钢铁长龙。“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开工事宜,计划今年5月投产。”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澳科技”)副总裁杨巍介绍,顺酐是一种新型高端化工材料,很多产品离不开它,在可降解塑料、建筑、医药等领域广泛运用。

  “生产顺酐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石油炼制的副产品丁烷。”杨巍说,以前,企业将丁烷当作液化气卖掉,如今,丁烷转化为顺酐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低价值原料升级为高的附加价值化工产品。

  总投资126亿元的中能新型化工高端材料项目,是金澳科技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进军的重要一步。

  金澳科技始建于1976年,于1997年12月改制成立,是华中地区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地方炼油企业,连续多年登榜“中国企业500强”“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

  近年来,石化行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价格持续走低、资源严专趋紧等挑战,金澳科技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们深知,唯有不停地改进革新,向内挖潜,向外延伸,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谈及过去一年,金澳科技党委书记、轮值总裁肖生强深有感触。

  去年,金澳科技历经四个多月的停工大修与技术改造,一场绿色变革悄然展开率先在全国使用95%以上热效率的高效加热炉技术,能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通过低温热回收制取蒸汽、高效保温技术、能源梯级利用、全厂富氢气体回收等,实现蒸汽、氢气、燃料副产平衡。同时,企业内部实行节能增效激励政策,鼓励干部员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去年金澳科技节能减排年增效益2.2亿元。

  2024年技改,金澳科技投入5.59亿元,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这笔技改投资值吗?“宁可不赚钱,也要环保和安全。”肖生强说,这是金澳科技一直以来秉承的发展理念。杨巍分管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改造,是金澳科技的第一批员工。在他的记忆中,企业先后经历10余次大规模技改升级,每一次都实实在在地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技术改造不仅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更推动了企业向绿色化工转型。”杨巍说。面对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动力衰减的局面,作为潜江石化产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金澳科技将走向何方?潜江市委、市政府明白准确地提出,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向精细化工延伸,重点支持金澳科技龙头再造,完善“油头化身精化尾”产品链,实施中能新型化工高端材料等重点项目,推进乙烯、丙烯、芳烃产业链向“新兴、高新、高端”延伸。

  3月17日,潜江市召开支持金澳科技高水平发展联席会议。在金澳科技会议室,潜江市委书记、市长与企业负责人围坐在一起,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问题、交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企同心同向,只为共同的目标加快打造500亿级企业,再造一个新金澳。

  3月18日,在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潜江”)第五期生产车间,光纤预制棒被高温加热后,拉成一根根纤细如发的光纤,轻盈跃出。

  “这款G.654.E光纤具有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的特点。”长飞潜江总经理钱新伟介绍,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在高性能光纤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与传统光纤相比,G.654.E光纤属于光纤领域的“高端款”,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带动企业效益增加。钱新伟坦言,面对常规光纤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行业现状,长飞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开辟新的增长极。“第五期项目通过设备技术升级与生产的基本工艺革新,构建起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的质量的同步跃升。”钱新伟说,公司将继续全面实施绿色制造,通过生产方式洁净化、能源结构低碳化、绿色管理智能化等措施,推动“绿色工厂”走向“零碳工厂”。

  长飞与潜江的缘分,源于江汉盐化工的副产品氢气,是生产光纤预制棒必不可少的原料,双方通过合作,实现氢气变废为宝。从2017年首期项目投产至今,长飞潜江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正是长飞落户潜江,实现了潜江光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潜江高新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以长飞为媒,引进菲利华、日本信越、新硅科技、法液空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潜江,构建了“电子材料一光纤预制棒一光纤光缆一光纤器件一光信息服务”完整高新产业链。

  微电子材料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当前,一大批微电子材料企业在潜江快速成长。它们“年龄”不大,但发展势头迅猛。中巨芯二期项目于2月27日开工,电子级硫酸产能将扩至6万吨/年,成为国内首个稳定供应高端芯片制造用硫酸的基地。晶瑞是国内生产电子级双氧水产能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40%,让高端芯片生产用上国产“纯净水”。北旭电子平板用光刻胶产能达8000吨,在建的光刻胶上游树脂项目年产能1300吨,可有效解决光刻胶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难题。深耕产业链条、强化创新协同、加快搭建平台,力争全年微电子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潜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舒伟表示。

  向武汉追光,与武汉同“芯”。潜江推动盐卤化工向光电材料裂变,围绕江汉盐化工附属产环利用,推动长飞光纤、新硅科技、中巨芯、鼎龙、晶瑞、北旭等电材行业领军企业集聚发展,主攻电子特气、光刻胶、抛光液、刻蚀液等“卡脖子”材料国产替代,服务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建设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走进位于王场镇的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只见地面排布着天然气管道,却不见高高矗立的储气罐。“这里的天然气被储存在地下2000米的盐穴中,是国内最深的盐穴地下储气库。”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江汉盐穴储气库经理李晓琳介绍。

  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是利用地下盐矿开采后留下的空腔而建,通过向地下注水溶解盐层,形成一个梨形腔体,将天然气储存其中。与传统储气方式相比,具有储量大、成本低、密封好、常规使用的寿命长等优点,还能节省地面土地资源。

  项目于2019年真正开始启动,设计总库容48.09亿立方米,分两期三阶段实施。“王储6”储气井是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一期一阶段项目的4口先导实验井之一,一阶段项目将于2026年全部投产。李晓琳介绍,今年该井累计采气量达156万立方米,各项运行参数稳定达标,标志着储气井设计采气能力及生产设备系统可靠性通过全面验证,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潜江境内汇聚了川气东送管道、西气东输管道、忠武管道,气源充足。李晓琳介绍,该项目作为中国石化在鄂重要储气设施,把用气低谷时的富余气量存储起来,在用气高峰时补充供气,可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增强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保障能源安全。

  同样在潜江,中能建数科投资108亿元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也在快速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充放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满足百万户家庭年用电量,是全球规划总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转化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堪称“超级充电宝”。

  加快由“江汉油城”向“能源新城”蜕变,潜江推动传统化工向新型储能拓展,充分的利用地下盐穴资源,实施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盐穴综合开发一体化、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锻造“采卤一造腔一制碱一储能一精细化”新型储能产业链。

  化工产业是潜江的支柱产业。当传统化工产业遭遇“天花板”,潜江如何重塑化工产业新优势?

  潜江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生态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向精细化工延伸、盐卤化工向光电材料裂变、传统化工向新型储能拓展,全力打造现代化的千亿化工产业集群。

  资源禀赋的价值不在“挖多少”,而在“用多深”。潜江在推动化工产业转型中,用技改“挤”出绿色效益,用创新把地下盐穴变成储能“聚宝盆”,用盐卤资源与循环经济书写“无中生有”的“光芯传奇”。

  向创新要出路,向转型要空间,以延链补链为抓手,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供应互畅,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潜江化工产业千亿突围动能澎湃。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