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02 09:48:52 | 作者: 中国传统医疗器械
在医疗行业中,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医疗服务的传统认知。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最近开展的一项试点,展现了AI助手在电子病历书写上的惊人效率!这款名为“uAI有爱小山”的智能助手,通过对医患对话的深度学习,一键生成病历文书,让病历书写的时间从平均20分钟缩短至仅需5分钟。这一创新不但让医生们节省了75%的书写时间,还提高了他们对病患的关注,逐步优化了医疗服务质量。
联影智能医疗的团队经过一个月的精细训练,利用百亿级参数的多模态医学语料库,培养出这款高效的AI助手。它能自动从医患间的对话中提取关键病情信息,结合患者的检查报告和生化指标,以标准的医疗格式进行书写。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使得中山医院的医生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护理和其他专业任务中。
这不仅是中山医院的单一努力。日前,上海电信、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及多家三甲医院共同发起了上海公共服务MaaS(模型即服务)训练及成果转化联盟,致力于搭建公共服务的大MaaS平台。平台上首次推出的五个医疗应用场景中,“uAI有爱小山”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新星。此外,东方医院也发布了“医生伴侣”,不但可以协助病史记录,还能提供初步诊断建议,医护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举个例子,东方医院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海涛透露,曾有一名患儿因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遭遇误诊,历经两次住院、一年时间才确诊。反观“医生伴侣”,在输入该患儿的病历后,仅用数分钟就给出了与三甲医院专家一致的诊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让我们不得已承认,AI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能力。面对某种药物的使用,大模型可以从200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而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位医生能做到如此全面的分析。而这一切不能离开高质量的专业语料,东方医院的“医生伴侣”已经“吃”下6000余本国内外医学教材,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库。
随着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的建立,《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也在推动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未来,医疗行业和AI的结合无疑将会促进深化,这不仅能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将为患者带来更人性化的医疗体验。我们期待看到这些AI助手带来的更多变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