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化工相关大宗商品的价值大幅波动,化工产业链尤受影响。在此背景下,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增厚利润,成为众多实体化工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实现稳健经营的主流选择。
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跟随大连商品交易所调研团队走进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恒逸石化”“卫星化学”“金能科技”)3家化工行业内代表性上市公司,就公司参与期货市场、运用期货工具情况开展调研。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期货市场在护航上市公司稳健运行、助力上市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上市公司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长期资金市场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市场形势一直在变化,上市公司正积极运用期货工具来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维护生产经营稳定。
作为聚酯“生产+贸易”一体化发展的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恒逸石化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产成品价格下降的双重风险。浙江恒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烯烃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于佳兴用面粉与面包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化工原料好比面粉,化工品则是面包,当前的化工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充足,下游消费能力却不足以支撑——面包店开设过多、吃面包的人却在减少,这种双向的负反馈给生产型公司能够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期货工具在其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于佳兴认为,伴随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大型化工装置频繁上马、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化工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产业链所有的环节都面临亏损风险。期货工具凭借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过大等风险,从而促进化工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此次受访的卫星化学用亮眼的业绩侧面证实了期货市场对企业经营的重要加持作用。据了解,2024年前三季度,卫星化学实现营业收入322.75亿元,同比增长4.51%;归母净利润为36.93亿元,同比增长8.81%。“近年来,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炼化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行业产能屡创新高,行业利润率普遍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卫星化学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我们认为,其中少不了期货工具的助力。”卫星实业市场部负责人邢艺腾说。
据悉,2021年,乙二醇市场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从5000元/吨迅速涨至7300元/吨左右的历史高点。但由于市场各方存在观望和惜售等复杂情绪,乙二醇生产企业的货物销售并不如预期通畅。“当时我们了解到,交割厂库是一个比较好的期货工具,仓单直接对标盘面,还能带来较高的流动性,是销售渠道的有效拓展。”邢艺腾表示,这是促使卫星化学尽快参与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契机。
金能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能化学”)主要生产聚丙烯等化工产品,也是大商所液化石油气、聚丙烯期货的指定交割库。随着金能科技业务规模发展壮大,销售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开展套期保值的过程中,金能科技将期货工具融入日常经营中,为企业自身发展和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期货方案”。
金能科技副总经理伊国勇道出了他们的“独门秘诀”——请客户报价。“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把报价交给客户来完成,比如今天我有5000吨聚丙烯要卖,那我们就把这个信息告诉客户,由他们自行报价,我们从高到低排下来,价高者得、先报者得。”伊国勇说。
这一模式之所以可行,在伊国勇看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金能化学采用全球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甚至在包装环节也购入了8台最新型的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高、口碑好,客户愿意拿货,自然就不愁没人报价;另一方面,有了期货市场公开透明的平台,也让大家心里有了公认的衡量准绳。
据了解,金能化学会对价格报高的客户给予一定的返利,如果担心未来价格下跌,客户在成交的同时也可以在聚丙烯期货上卖出套保,通过期货盘面的盈利弥补未来现货端的亏损。对此,伊国勇说:“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更希望追求稳定的收入和发展前景,而不是某一单的暴利,所以更希望下游会看期货、用期货,把价格报准了。”
调研中,受访者们均对记者表示,当下,期货价格不仅为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信号指引,更逐渐成为行业贸易定价的风向标。
“化工产品价格最终会通过市场机制得到确认和体现。”于佳兴指出,期货价格为化工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定价机制,化工企业应关注期货价格动态,若期货价格上涨,则可以采用套保锁定采购原料,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若期货价格下跌,则可以提前锁定加工利润,降低产品售价,以此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确保价格在合适的范围内波动。
据于佳兴介绍,在大商所乙二醇期货上市之前,业内企业多参与华西村电子盘或纸货市场开展远期交易,前者市场容量偏小,大企业对冲操作不便,而纸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违约风险相对较大。乙二醇期货上市后,大家在场内套保或开展基差贸易,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和对手方违约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产业贸易环境不断清朗。
作为聚丙烯期货的指定交割厂库,金能化学在进行远期销售时,会视情况对这批货同步进行卖出套保以锁定销售收入。“期货套保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提升业绩的稳定性——市场震荡时能稳稳赚钱,行情不佳时则能少亏甚至不亏钱。”伊国勇认为,聚丙烯期货帮助金能化学解决了销售定价和利润管理两大问题,消除了谈判时的摩擦成本,使贸易环节更加顺畅。目前,不少下游膜厂已经与金能化学签订了长约合同,定价依据就是聚丙烯的期货价格。伊国勇表示,无论共聚、拉丝还是其他类型的聚丙烯,金能化学都可以长约的形式供货,差别只是在期货价格基础上加上50元/吨或者100元/吨等不同的价差。
在伊国勇看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未来还可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国内企业应该把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期货价格公允透明,企业应多利用期货市场,共同努力将期货定价比例每年提升5%、10%,在此基础上做好套保,推动整个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金能化学计划借助期货定价,将产品进一步推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于佳兴同样表示,我国期货价格对产业定价的影响力明显增强,以往海外龙头供应商强势定价的局面大为改观,供求关系更加稳定。
近年来,卫星化学积极利用大商所乙二醇和苯乙烯交割库身份拓展销售渠道,在利用期货管理远期销售价格方面积累不少心得。通过这几年的实操,卫星化学认为,乙二醇和苯乙烯等期货品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承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帮企业提前消化价格和市场风险。
“通过对乙二醇价格的观察,我们发现现货价格持续上涨速度越快、绝对价格越高,下游企业往往越不愿扩大头寸,高价位销售难度越大。”邢艺腾表示。鉴于此,卫星化学利用交割厂库和仓单等期货工具,抓住价格波动机会,只要出现合理利润空间,就主动进行销售锁定。2024年乙二醇价格波动率较2023年明显放大,且绝对价格同比大幅抬升,卫星化学运用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结合厂库仓单等期货工具,在乙二醇期货出现年度价格高点时,及时对即期和远期乙二醇生产量进行价格锁定,较好地稳定了销售利润。
金能化学则是另外一种“打法”。他们不仅积极参与交割,更是进一步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将“一锤子买卖”发展成“回头客”。据伊国勇介绍,如果聚丙烯出现包装破损进灰的情况,一吨最少贬值200元,客户只能掺着用,杂质多了则影响产品质量。金能化学十分重视交割品的品质,其用于交割的货物不仅质量达标,包装也都是完好无缺干干净净的,因此在聚丙烯交割时做得非常顺畅,市场也愿意接货。
“我们越来越觉得要从产业链整体的、长远的视角去对待客户。无论是标准的期货交割还是期转现,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我们都很注重。这不仅能够提升上市公司的口碑和认可度,还能够带动更多客户享受到期货市场的发展红利。”伊国勇说。
伊国勇向记者表示,金能科技曾经在“老本行”——高端食品防腐剂领域已经做到了业界顶尖,比如球状山梨酸钾的毒副作用仅为食盐的1/50,而生产这种高端防腐剂所需的20多种原料全球只有中国能全部生产,这就是全产业链的优势。“聚丙烯也是一样,我国的产能、技术水平都在提升,短短几年间进出口格局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通用料、高端料的出口开始呈现增长势头。现在产业界都意识到要稳链强链,期货工具就是绝佳的破题钥匙,运用期货工具是企业的必然之举,希望未来我国的聚丙烯产品能在期货市场的护航下走向世界。”伊国勇说。
此次调研期间,3家上市公司代表共同表达了未来更深入参与化工期货市场的意向,也呼吁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主动牵手期货衍生品工具,运用期货市场行情报价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应对经营风险,共同打造更有韧性与活力的化工产业链。(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