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作为离休干部,60多万的医药费,最后个人只出了2万。可如果退休干部换成了退休的普通员工呢?那么自费要多少钱呢?要是赶上连普通医保都没有的人呢?滥用医疗耗材这件事,也是让人
从业内人士的披露中可知,不光是贵州、广州,别的地方也采取了医疗耗材限制政策。
原因还要追溯到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今年9月,9部委掀开了全国性医用耗材专项整治的篇章,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公布《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将进一步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
过度医疗的嫌疑(就像开篇的举例)。然而就此对医疗耗材采取控制管理手段,真的就能完全规避过度医疗吗? 由于限制使用药品和耗材,那是不是会造成资源短缺。如果真的缺货、断货怎么办,就不治病不手术了吗?当然不能,因此如果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本不能解决过度耗材的问题。
是不是很多耗资昂贵的医疗耗材就没有它的用处呢?当然并非是,相反,很多这样的材料反而在治疗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些被管控、停用的医疗耗材,其实原本能为手术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此一来,治疗水平却被人为的强行倒退了几十年。尽管院方一再表示医疗耗材并不可能影响治疗,更不可能影响临床手术的实施,但对于可能失去自助选择更放心的医疗服务权利的老百姓来说,真的能放心吗?如果耗材不够用,也会造成影响,一种原因是对患者身体上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治疗周期延长,还会造成另外的费用的上涨。
但是不是耗材导致最终医疗消耗过快上涨,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到底是就医需求变大了,还是其他别的原因。
目前部分医保统筹地区存在超支风险,但从全国来看运行总体平稳,基金是安全的,甚至部分地区医保存在结余过多的问题。医保管理部门的原则是
最后,小诺想说,单纯的总量控制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问题的,监管还需要深入到细节之中,识别哪些是正常需求,哪些则属于过度医疗,进而让医院形成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医疗机制,才是处理问题的根本。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