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荐城市揭秘!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博览会再添新亮点

时间: 2024-12-07 16:01:32 |   作者: 爱游戏官方下载

  12月5-8日,来自山东临沂的16家企业将携特色非遗手工艺品及文创产品于主荐城市展区(山东临沂)集中亮相,展现临沂市在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山东手造·产自临沂”工程、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会期间,观众可前往专区近距离逛赏临沂传统非遗好物,深度体验沂蒙特色文化。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3区9县、2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1个省级新区,156个乡镇(街道),4136个行政村(居),户籍人口1200万人,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荣誉,被授予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

  临沂建城史近3000年,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地级临沂市。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此;思想家荀子、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洪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历史上24孝中有7孝在临沂。

  东夷文化、汉晋文化源远流长,书法文化、兵学文化交织交融,文化成为临沂最具魅力的鲜明标识。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将文旅产业作为助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起“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的精品旅游体系。在激活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实现古为今用的过程中,临沂市坚持“古今辉映”谋创新,成功举办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推出《国秀琅琊》《书韵琅琊》等沉浸式演艺,跋山遗址群获评“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临沂是文化大市,历史悠远长久而积淀深厚,这一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目前,临沂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65项,市级50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45人,市级267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4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基地1个,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6个。建设非遗工坊265处,打造手造特色乡村33个。

  临沂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体现在:传承保护效果进一步凸显;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质增效;非遗与旅游进一步融合;非遗宣传推介进一步加强。

  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临沂市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融入生活,通过探索建立产品研制、技术培养和训练、营销宣传等有效渠道,推动部分非遗项目释放时代新光彩。启动非遗购物节,开展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引导具备条件的非遗企业积极加入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销售优质非遗产品,助力非遗企业打开销路。

  临沂市把“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作为落实“两创”工作任务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创新工作模式,深挖资源禀赋,制定出台《“山东手造·产自临沂”产业扶持政策20条》,从人才教育培训、土地及空间使用、资金要素、产品研制、宣传推介等方面对手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给予支持,推动“山东手造·产自临沂”成为撬动产业、造福百姓、叫响品牌的城市新名片。

  依托手造资源优势,推动手造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目前,已认定“山东手造·产自临沂”优选品牌100个、手造示范园区10个、重点企业60家。建设手造展销专区,打造市级手造展销中心4处,县级展销中心12处,在高速服务区、景区、宾馆、商超、影院等处建设手造展销专区654处,实现了文化与文创的互动融合。策划开展“手造HUI”展销、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文化精品博览会等活动,举办书圣雅集、诸葛市集、激活蒙山等各类手造市集6300余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目前,临沂市涌现出了一批中国结、柳编、陶瓷等优势产业,解决就业岗位30万个,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贡献积极力量。2024年上半年,全市手造类产品销售额达40多亿元。

  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博览会主荐城市展区(山东临沂)参展企业横跨兰山、罗庄、河东、郯城、兰陵、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莒南、临沭、沂河新区等地。

  12月5-8日,让我们一起走进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博览会,穿越临沂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感受“好客山东 亲情沂蒙”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