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7-29 05:54:39 | 作者: 中国传统医疗器械
经过1.5天的紧张学习,本次专题研修班迎来了结业仪式,共有91位学员顺利结业。结业仪式后,学员们实地调研了伊宁县人民医院,就设备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展开了充分交流。
自我国全面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后,县级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模式更迭、重点任务转换,都对其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助力县级医院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4月12-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新疆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新疆尔自治区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中心协办,伊犁州卫生健康委承办,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提供媒体支持,联影医疗提供公益支持的“2023年县级医院医疗设施管理使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功召开。
与会有经验的人指出,县级公立医院作为构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和承上启下的枢纽,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阵地,是实现全社会享受基本医疗和实现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点,也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地位举足轻重。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为县级公立医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县级医院医疗设施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将对其科学运营管理上的水准、综合竞争力等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能力是我院当前发展面临的主体问题,培训内容从宏观政策到地方实践,从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到县域医共体建设、从创新设备赋能诊断能力提升到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管理,授课专家结合自己经验给出了很多前瞻性的思考和实操性做法,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本院实际,利用所学内容加强规范建设。”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雪对于本次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和讲师给予了肯定。
这是开展本次培训的初衷,也是该项目成立的根本,为了逐步提升县级医院对医疗设施的科学管理能力,本次培训特从宏观政策解读、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医疗器械卫生经济学、医工创新、影像诊断能力提升、医共体建设等方面,邀请了来自全国多地的医院管理者、质控专家、卫健部门授课,就县级医院医疗设施管理现在的状况及发展的新趋势进行现场授课。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王健副主任、新疆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伊尔扎提·扎达副主任、伊犁州卫生健康委刘婉琳主任、新疆尔自治区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中心王新主任、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李晶珏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新疆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中心金磊副主任担任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彭明辰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孙彩霞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张艳春研究员、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金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李天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孟钰麒处长、新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科室主任等近20位专家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授课,来自新疆伊犁州、博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喀什地区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分管领导和医疗设施主要负责人等共计百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共有91名学员顺利结业。
本次培训由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提供媒体支持,截止发稿,共有2.7万人次参与线上观看。
王健副主任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推动县级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方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基于此,从2021年开始到2035年,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联合有共同愿景的伙伴,持续开展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医疗设施尤其是高端创新仍是当前重点攻关课题。瞄准源头、从临床需求出发开展研发,将创新产品技术应用服务临床,有效开展医工协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需求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她指出,我国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明显问题仍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近年来,各级医院在医院建设、医疗环境、医疗设施等硬件建设已逐步完善,相比之下,科学规范高效能管理好、使用好医疗设施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短板,需要各方合力,持续加强能力提升。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则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要素,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管理使用必然的联系医疗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康。
新疆作为链接中亚、欧洲的桥头堡,自身发展对于辐射周边、促进国家健康公平可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适宜新疆发展的管理经验、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也可以供“一带一路”国家参考借鉴。伊尔扎提·扎达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县级医院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整合共享县域内医疗资源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至关重要。如今,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管理越来越密切,医疗设施慢慢的变成了现代医学诊疗的重要手段,合理使用和配置医疗设施对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刘婉琳主任表示,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不仅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时代要求,也是深入贯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有力措施,为我州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指明了方向,为推动县级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以研修班为契机,补齐工作短板,查找医疗设施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症结所在,努力培养一批医疗设施管理人才和团队,促进县级医院医疗设施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化,助推县级医院及县域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新主任指出,做好基层医疗工作,管好用好医疗设施和耗材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现阶段各级医院的医疗设施、器械、耗材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且速度很快,做好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为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支撑,是现阶段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新时期,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不断出台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智慧医院建设要求》等,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能力,促进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确保使用质量与安全。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满足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慢慢的变成了所有医疗器械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联影医疗中国区副总裁李晶珏表示,作为国产医疗装备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针对县域医疗市场,联影已经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0余款世界首创和中国首创的产品,包括全系列影像诊断设备,放疗,介入等治疗设备,AI辅助治疗和决策系统,以及信息化平台,智控平台,培训平台,教育平台等,既实现了中低端设备的广覆盖,也逐渐实现了高端设备的全面国产替代。
为推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孙彩霞助理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结合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2016)》指出,2020年的评估结果为,共有2116家县级医院参评,整体上看,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功能定位进一步得到落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专科能力不强,硬件配备与目标要求尚有差距等等问题。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标志着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质量和效率上来。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政策与实践进展》的主题报告中,张艳春研究员详细的介绍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11个评判标准和紧密型医共体评价的26个监测指标。她重点强调了四个共同体的重要性,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有序的就医格局,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医疗卫生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
作为学科建设领域的专家,王新主任在《临床工程技术管理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医改大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降低医疗费用,取消药品及耗材加成,医疗机构收入下降,医院六成以上收入将不产生任何利润,医院成本控制迫在眉睫,以前粗放型管理模式必须被淘汰。在技术管理实践方面,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从资产管理向技术管理转变,从设备、器械管理型向临床服务型转变,持续加强技术人员培养与团队建设,要遵循法律和法规,技术评估、技术管理,应用质量,安全与风险,培训与科研,要将工作重心前移。
在智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徐金华副主任、李天庆副书记,王雪松经理分别做了《区域卫生行业数字化监管及信息化促进提质增效》、《医疗设施智慧管理思路及实践》、《以疾病为导向的临床数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
县级医院是实现全社会享受基本医疗和实现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点。合理适宜的医疗设施配置是县级医疗机构提供公平可及、安全、系统、连续服务的基础保障,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提升设备使用效能,有助于节约医疗机构经营成本,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良性运转,保障医疗质量和人民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彭明辰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李建文副院长、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张学良院长分别围绕后疫情时期的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器械卫生经济学、医工结合与医工创新平台,谈了谈各自的看法。
李建文副院长指出,现阶段的医院决策者面临着质量、成本、准入等多重挑战,尤其是控费压力、患者负担方面,医用器械管理怎么来适应DRGS和DIP付费,怎么样开展医疗器械点评,促使合理化使用,大大降低患者负担。此外在政府监管层面,怎么样做区域化监管,助力医院提高管理质量,过去三年新冠疫情防疫物资各级储备情况的如何监管、统筹等等。新形势下,一定要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价,强化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加强医疗器械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运行机制改革,增强临床科室成本费用意识观念,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节省费用支出,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有效地促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最佳结合。
张学良院长重点介绍了本院在医疗设施数字化管理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四大”机制,针对设备管理上的六大痛点,如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不清晰、设备临床实际使用数据缺失、设备统计数据模糊,量化比对数据匮乏、设备效益分析缺乏可行性手段、急救/应急设备管控缺乏有效措施,设备使用率不均衡,购置计划不合理等。
在智慧影像、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方面,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梁凯轶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孟钰麒处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云玲副主任、新疆莎车县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办公室李凯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其中,王云玲副主任主讲的影像诊断能力提升课程凭借大量的实践案例剖析获得现场学员一致好评。她指出,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是推动影像科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先进的DR机、CT、MR及血管造影机等等,为医院开展常规工作、开拓心脏、神经、外周血管和肿瘤等新的介入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
尤其是医疗器械的质控、购置管理、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特定种类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中,高建新副高级工程师详细列举了国家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措施,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等,他指出,医疗机构UDI实施步骤要注意七点,包括成立小组、摸清现状、数据准备、升级系统、逐步实施、扩展应用和精益管理。
彭毅主任提出,医疗质量,是整个医院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基础条件质量(人员、技术、设备、物资和信息五个方面)、环节质量(诊断、治疗、护理、医技工作、药剂工作、科研、教学、后勤供应、生活服务、经管质量等)和终末质量,包括治疗结果(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入院及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院内感染率等。
李雪源主任则重点围绕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化管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数字化管理只是管理的工具,不是管理的目标。目前,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除了规范高效的特点外,还可以将法规政策要求、医院管理制度和执行理念融入其中,促进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实现管理的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工具,使得医疗设施使用监管和评价更容易实现。
王忠明主任认为,购置设备前的充分考察、论证、选型、是提高设备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前提,医院应选择符合医院实际的需求设备的技术参数、 制定可行、医院利益最大化的招标文件。此外,围绕《医疗设施的购置管理与效益分析》他着重强调了六条原则。一是必要性,主要是常规检查和治疗设备;二是可行性,既要看医院的预算经费是否允许,设备算,原则上最少应为现有设备总值的15%--20%。也要考虑本学科、专业方面技术力量与影响力是不是具备,一旦设备引进是否有充足的病源来保 证设备额定满负荷运行;三是先进性,主要是新的前沿技术方法和方法;四是实用性,要克服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档次和软硬件配置齐全的做法,70%的功能无用;五是成本效益;六是选型。
对于放射防护工作目前的主要难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奇主任指出,主要是工作人员和设备场所方面,人员数量较多,分布科室广泛,岗位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部分不以放射诊疗为主体业务科室,放射防护知识较缺乏、防护意识较为薄弱,放射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使用不规范等,而设备射线装置更新换代比较快,机房地点分散或变动较频繁,行政审批周期长。为此,要定期开展例会等方法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以书面形式明确的放射防护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放射防护和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有制度可依,有利于保障放射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做好放射人员知识培训,特别是开展新增人员的教育是放射工作人员管理的重点。
此外,对于医疗设施的生命周期管理和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新疆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王芳利主任、沙湾市人民医院董明军主任也分别做了《医疗设施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的主题报告。
经过1.5天的紧张学习,本次专题研修班迎来了结业仪式,共有91位学员顺利结业。结业仪式后,学员们实地调研了伊宁县人民医院,就设备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展开了充分交流。
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自上而下受到政府、各级医院和科室、专家、学者格外的重视,县级医院医疗设施管理使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课程涵盖了从设备购置、安全使用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智慧化管理到生命周期管理,再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多维度,通过专家解读和具体实践,为县级医院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